当地时间9月24日,意大利国防部长吉多·克罗塞托宣布派遣海军舰艇为前往加沙的“全球团结船队”提供护航。与此同时,西班牙也表态将协助护送。
这支由50多艘船只组成的救援船队,装载着加沙民众亟需的药品、压缩食品、净水设备与急救物资。就在宣布护航前一天,船队在希腊克里特岛附近的国际水域遭遇不明身份无人机袭击,通讯天线被炸毁,卫星电话失去信号。
海上对峙:欧洲军舰驶向“禁区”
意大利此次军事部署虽仅象征性派遣一艘战舰,但打破了国际社会长期“绥靖”以色列的惯例。西班牙派出的是F-100型阿尔瓦罗级护卫舰,搭载美制宙斯盾系统,为船队提供全方位保护。
展开剩余89%F-100型阿尔瓦罗级护卫舰
这不是援助船队首次遭遇袭击。7月份,以色列军队曾强行登上一艘前往加沙的救援船,逮捕21名船员,并扣留船上物资。类似事件屡见不鲜。
以色列外交部9月22日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将阻止“全球坚韧船队”抵达加沙地带。以方称这一船队由哈马斯“组织,旨在为其服务”。
面对日益严峻的航行风险,意大利政府曾提出折中方案:将物资先卸在塞浦路斯港口,再由以色列“批准的陆路通道”转运至加沙。但这一提议因“流程繁琐、以色列审批效率低下”未被采纳。
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场面。
就在他准备发表演讲时,上百名代表纷纷离场,包括阿拉伯、非洲国家代表以及部分欧洲外交官。会场工作人员高喊“请维持会场秩序”,但无法阻止退场潮。内塔尼亚胡四处张望,当他开始演讲时,台下快走空了。
伊朗代表离席前在席位上留下一张在以色列袭击中遇害的伊朗儿童照片。 会场外,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带领数百名示威者在联合国总部外抗议,指责以色列政府忽视在加沙地带的被扣押人员。
内塔尼亚胡在发言中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以及中东多国的军事行动辩解,称反对巴勒斯坦建国不仅是他本人及其领导执政联盟的政策,也是以色列的“国策”。
地面战火:加沙人道危机加剧
就在外交斗争激烈进行的同时,加沙地面战事持续升级。以色列媒体称,9月15日,以色列军队就已经打进加沙城区,开始了“新阶段”的清剿。
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供水、供电、医疗系统基本瘫痪,粮食供应也成了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7月21日警告,加沙地带人道状况正在“急剧崩溃”,“最后的生命保障也在瓦解”。
商业卫星拍摄的图像显示,在加沙南部“莫拉格走廊”区域,上万名民众在烈日下奔向救援卡车领取食物。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披露,自2023年10月以来,已有超过6万人在冲突中丧生,147人死于营养不良,其中88人为儿童。
对于普通加沙人来说,获取援助早已不是一场排队等物的过程,而是一次次与死亡搏命的冒险。8月3日,在一次援助物资分发现场,以色列士兵在混乱人群中开火,造成至少22名平民当场死亡。
战局胶着之际,国际社会的声援也在不断升级。近期,法国境内86个市政厅相继升起了巴勒斯坦国旗,表达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
这一举动像一颗石子投入水中,在欧洲引发了连锁反应。比利时、爱尔兰等国的地方议会纷纷通过决议,呼吁本国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更引人注目的是,9月21日以来,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葡萄牙等美国传统盟友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市政厅升起巴勒斯坦国旗
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57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安理会五常中只剩美国未承认。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对此表示欢迎,称这是落实“两国方案”、推动和平的重要一步。
面对这一外交压力,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现出毫不妥协的姿态。他直言不讳地表示“不会出现巴勒斯坦国”,并指责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是“给恐怖主义颁了一个大奖”。
权力博弈:中东国家发出联合通牒
军事上的动静之外,更大的风暴来自中东国家的集体发声。八个国家联合起来,给以色列下达了清晰明确的通牒。
要求包括停火、停止驱逐、开放通道、启动重建,四项内容直击要害。 这些国家里有过去常常对着干的,如沙特和土耳其。能让他们短暂放下分歧,站在同一条线上,说明问题已严重到一定程度:如果不出手,局势可能就要失控。
中东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这场冲突不再只是人道灾难,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区域动荡。他们最担心的是难民潮、武装组织蔓延、极端主义重新活跃。
这次通牒没有经过美国。以前中东国家说什么、做什么,往往要先看看华盛顿的脸色。现在他们自己定规则、自己发声、自己行动,表明中东国家正试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开始自己主导区域秩序。
西班牙历史上曾被阿拉伯帝国殖民
西班牙此次出手,远不止于一次单纯的护航。 一个历史上与穆斯林世界有过漫长交锋的天主教国家,如今却为突破对加沙的封锁提供了关键支持。
西班牙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强硬立场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1492年,西班牙统一后,天主教双王斐迪南和伊莎贝拉颁布《阿尔罕布拉法令》,强制驱逐所有犹太人。
这段历史反讽意味浓厚——当年曾驱逐穆斯林和犹太人的国家,如今却派军舰为援助巴勒斯坦的船队护航。
西班牙左翼联合政府由工人社会党和“联合左翼平台”组成,在巴以问题上历来对巴勒斯坦抱有同情。2024年5月,西班牙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导致以色列召回其驻西班牙大使。
2025年,西班牙进一步宣布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取消了价值近10亿欧元的军火合同。桑切斯首相甚至公开使用“种族灭绝”一词来描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
美国角色:特朗普发言激化矛盾
正当各方在斡旋、军舰在调动、外交还在试图降温时,美国总统特朗普站上了联合国讲台,说了一番话,直接把场面点炸了。
他不仅表达了对联合国的不信任,还公开否定了巴勒斯坦成立国家的资格。 这种话,在这个时间点说出来,无异于往火堆里泼油。
以色列国内的强硬派听了这话,立刻大声叫好,认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们立场的背书。而阿拉伯世界的反应则是愤怒和失望,觉得这根本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该有的态度。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特朗普25日表示,无论是否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交谈,他都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
特朗普当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进行了交谈,也与所有中东领导人进行了交谈,称他们即将就加沙问题达成协议,甚至可能实现和平。
军舰护航、国旗升起、联大抗议——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正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国际压力。以色列军方甚至采取特殊手段,用安装在卡车后的扬声器向加沙播放内塔尼亚胡的联大演讲,这一前所未有的行动立即引发了争议和愤怒。
救援船队的命运,不仅关系着加沙民众的生存,也将决定巴以冲突的未来走向。地中海上,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军舰正破浪前行;加沙岸边,无数黑点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废墟之间——那不是瓦砾,而是上万名在烈日下奔向救援卡车的加沙民众。
信息来源:
意大利宣布:出动最强护卫舰!
2025-09-25 14:03·环球时报
法国86个市政厅悬挂巴勒斯坦国旗,内政部以“中立原则”要求撤旗被批“双标”
2025-09-24 19:18·环球时报专业股票配资价格
信息来源:
意大利宣布:出动最强护卫舰!
2025-09-25 14:03·环球时报
法国86个市政厅悬挂巴勒斯坦国旗,内政部以“中立原则”要求撤旗被批“双标”
2025-09-24 19:18·环球时报
发布于:江苏省同花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